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江氏的由来

    信息发布者:饰海商贸
    2019-04-21 17:46:08   原创

    氏江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江元仲为得姓始祖。 江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1位。当代,江姓总人口约为362万,排在74位。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广西最多,约占江姓总人口的12.4%。[1]
    中文名江姓外文名Jiāng、Hóng、Gāng得姓始祖江元仲郡    望济阳郡、淮阳郡等堂    号忠廉堂、济阳堂等代表人物江淹、江万里、江泽min等类    型姓氏收起基本内容江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六。据资料考证,江姓在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79位.

    一、出自嬴姓,传说是大禹的贤臣伯益的后代。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颛顼,为古帝名,是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之孙;元孙即玄孙,颛顼的玄孙伯益,是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他,他避居箕山之北(箕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被楚国灭掉。江国灭亡后,其子孙流落各地,并“以国为氏”,将江姓世代承袭了下来。可见江氏是伯益的后代,因其始祖伯益为嬴姓,故江氏源于嬴姓。
      帝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赐姓嬴。(虞舜时,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赐嬴姓。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伯益为嬴姓之祖,因治水有功受到帝舜的赐封,其后裔有封于黄国。相传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在古代,尤其是周朝、到秦朝的近一千年,嬴姓都是一个贵族姓氏。比如,秦始皇就姓嬴。也有很多周朝诸侯国的国君姓氏是嬴。比如,秦国、赵国、郯国、葛国、黄国、江国、梁国、徐国、萧国的国君姓氏都是嬴。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十四个分支,即:“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
      启自黄帝传自高阳氏,由高阳氏三传而生伯益,当尧之时,举益为虞典官。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禹之子启建庙祭祀。益生三子,长子大廉封地于秦,次子若木封地于徐,幼子玄仲封地于江,遂以国为姓。江氏之先祖,起始于此!周武王时,仍旧封益地,所以春秋时称江人,鲁文公四年楚国废江国为济阳郡,江氏始称济阳族系。其后有宋代御史江景房为浙江衢州开化一代始祖。至咸淳元年时,任宰相兼枢密使江万里时,因元入侵,江万里为国尽忠,万里之胞弟万倾、万九与母奔鄱阳,遭遇乱劫杀,兄母不下落不明,万九逃居湖北今黄岗县中和乡罗曲村八里湾,为我系湖北入蜀的由来。其时有江万载,临危授锦衣卫摄行中军事,扶昺帝入福建,遇元兵溺海而死。其子江文蔚,隐居福建建宁府江宁化石壁村。江万九之四子江文友,于元朝定鼎时,携家属入蜀,定居于今重庆江津县九龙铺。为入蜀之一代始祖。
      二、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饿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县东,一说在今广东省翁源县东),后以邑名"翁"为氏。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个儿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次子处恭,分姓江,其子孙也姓江。
      三、江姓还有一支是姓萧的改姓的,唐代萧氏因败于黄巢,怒而指江为姓,后裔主要聚于江西婺源江湾。
      四、鲁姓一支改江姓
      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有鲁野一公,唐宣宗时进士,受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地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姓江,后因有感于宦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出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五、 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西汉置济阳县,治所在河南省兰考东北。晋惠帝时,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东晋后被废。这支江姓的开基始祖为东汉江德。
      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九国之一,建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惠帝以后,有时为郡,有时为国。成帝时相当于今河南省淮阳、鹿邑、太康、柘城,扶沟等地。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和唐朝又改陈州为淮阳郡。
      六 桂:六桂乃“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时的泉州。泉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丰州始置州,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相当于今天福建全省,后改为闽州。唐景云二年,改武荣州置州,治所在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2、堂号
      忠廉堂:宋时上高尉江灏,因勤王功升建浦丞。因统义兵捕盗有功,历任柳州、象州两州知府,为官又忠又廉。
      此外,江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济阳堂”、“淮阳堂”、“六桂堂”、“馀庆堂”等。

    3、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①蒙古族改江姓:蒙古族江吉氏,世居布尔哈图城(今吉林延吉),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iyanggi Hala。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时期冠汉姓为江氏,满族江吉氏则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江氏。[3]
    ②藏族改江姓:清朝时期,四川明正土司名叫辖木坪,为藏族,父坚赞,氏族姓为坚赞,后改姓江。
    ③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荒本。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著奉命废除日本姓,一律使用汉姓江。
    江姓得姓始祖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江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他们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4]
    江姓迁徙分布编辑
    江姓迁徙传播东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国灭江国,并将江人强迁至楚国江亭(今湖北)。战国时,江姓一部分人向南方迁移,在广西形成了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准阳)。
    秦汉时期,江人主要活动于河南、山东、湖北地区,后来向西、北、南发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迹。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政权频繁更迭,江姓向东南的浙江等地迁移。唐宋之际,随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进入了赣、浙、闽广大地区。明清时期,江姓族人跟随郑成功入台,后有人又向东南亚一带移民。[5]
    江姓人口分布江姓人口分布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将江姓列为中国第79大姓;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新的百家姓顺序中,江姓列居第52位。人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广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广西最多,约占江姓总人口的12.4%。[1]
    2014年6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与国家公安部身份证管理研究部门合作进行研究,新版百家姓排行榜随之出炉,江姓排名为第74位。[6]
    江姓传统文化江姓郡望堂号郡望
    淮阳郡: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建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后一度改称陈州。隋唐时,改为淮阳郡。
    济阳郡:唐天宝元年(742)置,治所在卢县,今山东茬平县西南。
    堂号
    忠廉堂:宋时上高尉江灏,因统义兵捕盗有功,历任柳州、象州两州知府,为官又忠又廉。
    六桂堂:宋初,翁乾度有六个儿子,他们均考取进士。三科六进士,在同一朝代为官,满朝皆知,御赐“六桂坊”,被誉为“六桂联芳”。[5]
    江姓宗祠对联四言通用联
    望厓骁骑;文坛骄龙。
    上联典指南齐骁骑将军江斅,济阳考城人。齐时任侍中,领骁骑将军,不为权幸降意,时人重其风格。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济阳考城人,有《江文通集》。
    徙戎著论;止水鉴忠。
      上联典指西晋陈留圉人江统,字应元,后官至散骑常侍。下联典指南宋都昌人江万里,字子远,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
    生花梦笔;刻炬成诗。
    上联典指典指梁江淹,尝梦人授以五色生花笔,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梁江洪,与萧文瑛、丘令楷等并以文称,夜集赋诗。
    五言通用联
    千秋文藻富;五色笔花新。
      全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历任宋徐州从事、齐御史中丞、梁金紫光禄大夫。
    释诗风雅颂;为仕宋齐梁。
    上联典指清代经学家江永,有《十三经注疏》。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事典。
    柏叶家风古;笔花春色新。
    上联指莆田御史江春霖。下联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
    六言通用联
    元仲千秋饮誉;闽南六桂联芳。
      全联典出江姓的得姓历史渊源和堂号。六桂堂在古时的泉州,治所在闽县(今福州市),后改为闽州。
    七言及以上通用联
    源从济水家声大;派衍淮阳世泽长。
    莆田秋芦梅洋江姓家族厅堂的楹联之一。
    一经传世基忠孝;百世闻风起孺顽。
    莆田秋芦梅洋江春霖故居左侧“社公厝”楹联之一,系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闽县陈宝琛所书题。
    九疏乾坤作种气;四山风雨泣冬青。
      赵炳麟为江氏宗祠撰联句。江氏宗祠依山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建筑群由一百四十六间组成,雅称“梅阳百廿间”。
    荔枝情味人犹觉;香雪玲珑梦最凉。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江石如撰书联。江石如,字介,泉唐人。工翎毛花卉,楷书亦工。
      济世安民恩泽厚;阳春白雪品位高。
      此联为以鹤顶格江氏郡望“济阳”二字的嵌字联。
      寻春得句诗无草;带醉裁笺檄有花。
      全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事典。
    江姓书籍
    孙支挺秀济阳郡;祖德流芳馀庆堂。
      全联典出江姓的郡望和堂号。 
      生花梦笔文无草;刻炬成诗韵可观。
      上联典指典指梁朝江淹,尝梦人授以五色生花笔,遂文思大进。下联典指梁朝江洪,与萧文瑛、丘令楷等并以文称,夜集赋诗,刻炬而韵成。
      方正举贤称孝子;智渊妙笔继书香。
      上联典指南朝梁御史中丞江革,济阳考城人,以孝闻初仕南齐。下联指南朝宋骁骑将军。
    郑子出游,徒劳解佩;梅妃失宠,安用明珠。
      上联典指神话中的古代仙女江妃之二女,游于长江之滨,遇到郑交甫的故事。下联典指唐玄宗妃子江氏,因爱梅花,号为“梅妃”。
    文藻特新,竟符梦笔之异;膏油不继,岂辞随月之勤。
      上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事典。下联典指南朝宋侍读江泌的事典。江泌,字士清,考城人。少贫,夜读随月光握卷升屋。
    柏府树清标,千古风霜留谏草;笔亭传好梦,一门孙子种奇花。
    莆田秋芦梅洋江春霖故居大门楹联之一,系江春霖御史同科进士第三名郑源题撰。联意赞誉清代御史江春霖为人直介,不避权贵,在历史上留下正直御史的好名声。下联说江淹的故事。
    俎豆幸千秋,谏议当年称孝子;笔花开五色,文通有后继书香。
      上联典指东汉临淄人江革,字次翁,早年丧父,遭战乱背着母亲避难,多次数遇到贼寇,他总是以母亲年老恳求,贼不忍犯,终于与母亲一同回乡,邻人称他为“江巨孝”。官至谏仪大夫。下联指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事典。
    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父成仁、子取义,一门忠孝世间稀。
      上联典指南宋都昌人江万里、江万顷兄弟,江万里官至宰相,江万顷官至户部尚书。下联典指江万里及其子江镐、江万顷及其子江鉴。元军南侵,江万里父子一同投水而死;江万顷被元军抓获,不屈而死,其子江镐也遇难。
    江姓家谱文献谱名 编者及编纂方式 藏地浙江常山定阳江氏宗谱 (民国)郑绶章纂修,民国九年(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浙江省常山县五里乡浦口村浙江常山定阳江氏宗谱四卷 (民国)曾学礼重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浙江常山江氏八派宗谱七卷 著者待考,民国十九年(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省常山县辉埠镇山背村安徽黟县济阳江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江光裕纂,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省图书馆(存卷首)、安徽省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安徽安庆江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江重智、江锡爵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河北大学图书馆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